• 推进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和管理研究
    作者:于忠成
    摘要:农村地区建设供水工程,可以有效解决农民群众饮水、用水难题,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而想要提高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质量,则必须要落实标准化建设与管理工作,为此,文章主要以我国某农村地区供水工程为例,分别从做好规划设计、合理选定水源、明确水厂和管网建设标准、健全组织架构、完善管理制度等多个方面,针对如何推进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与管理展开了深入探讨,以此助推农村供水工程项目建设持续向好发展。

  • 房屋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的分析
    作者:徐亚鹏
    摘要:房屋工程施工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施工进度、工程质量以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然而随着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增加,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也日益增多,特别是在高风险作业、物体打击、坍塌、机械伤害方面的安全事故发生率较高。文章介绍了当前房建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管理机制不健全、安全投入不足、技术落后等,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有效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

  • 城市更新背景下市政管线综合提升关键问题与对策——以青岛市北历史街区(上海路-武定路)市政管线综合规划为例
    作者:吕绛 帅士奇 刘少萍
    摘要:历史城区保护是城市更新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工作。窄街区、密路网、管网老旧、架空线多是这类地区的重要特征。通过编制管线综合规划,创新思路,以问题为导向,通过现状校核、架空下地、管网更新、提高标准、优化路由、增强韧性、提升设施复合与景观性等措施,从增强安全韧性、提升服务品质、做好空间集约利用三方面入手,构建安全集约、合规高效的市政设施系统。科学有效指导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提高规划方案落地性。

  •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老旧小区空间优化策略
    作者:晋天智
    摘要: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城市更新是推进城市化发展的一项重大措施。老旧小区是我国城镇发展过程中留下的遗留部分,均呈现出基础设施老化、公共服务设施不足、居住环境差等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的居住品质,也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城市更新背景下优化老旧小区空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此背景下,本文思考了老旧小区空间现存问题,提出了城市更新背景下的老旧小区空间优化策略,并对具体案例进行了分析,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 国土空间规划技术路径及实践分析
    作者:黎颖
    摘要:文章针对国土空间规划的技术路径及其实践应用展开探讨,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实际国土空间规划项目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简要介绍了项目概况,详细阐述了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关键技术,包括数据采集与处理、空间开发分析等。最后,结合当前国土空间规划要点,深入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的技术实践策略,重点讨论了时空知识图谱的构建和规划指标体系的建立,旨在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科学、高效的方法和工具。此次研究结果不仅能够为类似项目提供实践参考,还可充实相关研究内容,有助于推动国土空间规划技术发展。

  • 基于城市规划角度下的高铁枢纽车站选址方法研究
    作者:于洋洋
    摘要: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络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车站的选址成为新建线路引入城市的关键环节。本文基于城市规划角度,全面分析高速铁路枢纽客站与城市规划间的互动关系,应用高速铁路枢纽车站选址的城市发展和站城交通时间等量化指标建立车站选址计算模型,并利用模糊层次计算法对模型求解得出符合实际需求的选址方案。最后利用济枣铁路新设枣庄站作为案例进行验证,评价结果显示枣庄南站选址较优,可为类似高铁枢纽车站选址提供参考借鉴。

  • 基于数字技术的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探究
    作者:张乐
    摘要:滨水空间是城市中陆地与水体交接的区域,具有自然、开放、方向性强等特征。近几年,随着科技的进步,将数字技术用于滨水空间景观设计的做法逐渐引起有关从业人员的重视,如何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作用,成为了业界热议的焦点。文章以数字技术为落脚点,首先介绍了滨水空间的特征和价值,其次说明了设计滨水空间景观的理念,最后讨论了对滨水空间景观进行规划设计的策略,提出了科学划分区域、重视信息传达等建议,以供参考。

  • 智能输变电工程中的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与自适应控制方法
    作者:李宗泽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智能输变电工程中的关键技术及其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并分析自适应控制方法在电力系统稳定性控制中的应用潜力。通过深入研究智能化监测与诊断、高效能电力传输、智能化调度与控制等技术,以及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和分析方法,为智能输变电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进而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综述智能输变电工程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现状,包括国内外研究动态、在提升电网效率和保障电网安全方面的作用。详细分析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并对比了传统与现代的分析方法。重点探讨了自适应控制方法的基本原理、设计思路及在电力系统稳定性控制中的实现技术。智能输变电工程的关键技术,如智能化监测与诊断、高效能电力传输和智能化调度与控制,显著提升电网的效率和安全性。智能输变电工程在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综合运用智能化监测与诊断、高效能电力传输和智能化调度与控制等技术,以及采用自适应控制方法进行稳定性控制,可以显著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 基于电力项目中变电站施工技术控制要点探讨
    作者:刘文超
    摘要:电力工程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石,其稳定运行对于保障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变电站在电力工程中承担着变换电压等级、汇集和分配电能等重要任务。一个高质量的变电站施工项目,不仅需要先进的设计理念,更依赖于精湛的施工技术。在变电站施工过程中,涉及众多复杂的技术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变电站的整体性能和运行安全。基于此,本文深入探究电力工程中变电站施工的技术要点,涵盖基础施工、电气设备安装、调试等多个环节,旨在为提升变电站施工水平、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参考与实践指导。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屋顶绿化实践——以靖西市新型城镇化为例
    作者:刘冉 刘红娟 庞国典
    摘要:本文以靖西市新型城镇化项目一期工程为例,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屋顶绿化的实践。文章阐述了屋顶绿化的概念、类型及其在新型城镇化中的作用。结合项目具体情况,详细说明了屋顶绿化的设计原则、植物设计方案以及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屋面改造的屋顶绿化工程做法。

  • 1... << 11121314151617181920 >> 1875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