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巍山凤山片区生态修复项目,被反映偷工减料、破坏耕地、盗用他人财产等,且至今未通过验收。
记者 张洋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影响下,生态修复工程本应是改善环境、造福百姓的民生项目。然而,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巍山凤山片区生态修复项目,却被反映偷工减料、破坏耕地、盗用他人财产等,且至今未通过验收。这究竟是管理疏漏,还是另有隐情?
项目规范与现实中的反差——偷工减料
2020年河北省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唐山市开平区巍山凤山片区生态修复项目正式开工,此项目属于河北省矿山治理三年作战计划2020年任务。此项目总投资3.2亿元,总面积5380亩,其中核心治理区面积3004亩,项目施工单位河北省地矿局第二矿山大队,采用在全国首创的矿山环境整体打包开发式综合治理EPC模式。唐山市开平区巍山凤山片区生态修复经过削坡降段、挂网喷播、生态混凝土喷播等高标准修复治理后,可复垦土地1000亩,项目区内矿山迹地的白茬全部消除。
生态修复项目其中小口处(绿网脱落、山体白茬裸露)
生态修复项目其中小口附近另一处(绿网脱落、山体白茬裸露)
2025年7月11日,城市建设杂志社记者在一期项目修复现场(小口周围附近山体)发现,山体显垂直并非削坡降段,山体的挂网(绿网)基本已脱落,喷播的土出现大面积脱落,山体的白茬显而易见,未见一处复耕的土地。
据当地群众透露:“唐山市开平区巍山凤山片区生态修复启动以来,施工方为了验收、节省成本,在土壤回填、植被种植等关键环节偷工减料,导致大面积区域出现严重水土流失,根本没有修复后的耕地可种,更令人震惊的是,该项目已经完工近2年了,至今未完成验收。”
张家庄村村路被泥石流冲洗及村民摔倒受伤(村民提供图片)
当地百姓称,借生态修复名义破坏耕地
张家庄村村民告诉记者:“该项目是好事,却成了老百姓心里的烦心事。该项目从2022年到2023年完工期间尤其是我们村那真是跟着遭殃,最主要是雨季大面积的覆盖山体的喷播土被雨水冲洗后形成泥石流大量冲进村庄。因张家庄村地势较低紧挨修复的山体,成了受灾村,耕地、房屋受损,以及村民摔伤等情况频频出现。2022年8月22日双桥镇人民政府、村委会、施工单位三方针对本村出现的问题做过现场调查统计及认可,张家庄村委会统计泥石流冲地涉及117户332.23亩,但至今未给村民解决。”
村民给记者提供一份张家庄村委会统计泥石流冲地统计表涉及117户332.23亩,主要是林地、耕地、菜地被泥石流冲洗,现在已形成厚厚的泥浆根本无法播种。其次是部分村民房屋遭泥水淹造成房屋下沉裂缝,部分村民院墙冲倒,甚至屋前屋后淤泥堆积,造成村民多人被摔伤。
“地种不了,补偿也没看到,我们该怎么办?”村民的困境凸显了生态修复项目背后的民生问题。如果项目失败,谁来为农民损失买单?
2025年7月14日唐山市开平区双桥镇党委代姓书记表示,2022年8月22日张家庄村委会统计泥石流冲地涉及117户332.23亩,情况属实。实际因债务问题,政府拖欠企业债务,导致企业无法赔偿张家庄村117户332.23亩因泥石流冲地的补偿。具体何时能补偿村民损失,代姓书记说政府给予企业兑现,企业才能给村民补偿。民生无小事,企业造成的损害难道由村民无限期地买单?
关于张家庄村卖土造成的大坑,代姓书记表示不知情,事后会去调查,给予回复。但截稿前未收到唐山市相关部门的回复。
2025年7月,张家庄村村南一处耕地被挖土后留下的深坑现状
张家庄村村民告诉记者:“生态修复到最后一步需要山体挂网喷播绿化土,而实际上施工单位河北地矿中地建设有限公司(曾用名唐山中地地质工程有限公司)在附近村庄通过村干部以初定价格800元一亩的价格到处购买村民耕地挖土来给山体喷播。其中,张家庄村被挖两处耕地,一处在村西南紧邻陡河水库处30多亩耕地,现场已经形成10多米深的大坑。另一处在本村东北生态修复指挥部对面耕地表层土、下层石料都被挖走,现场约百亩,深10多米的大坑,实际就是挖石料卖,挖出的深坑至今无人修复,这是生态修复还是盗取国家资源?”
记者在张家庄村采访了其中一户卖地村民,村民告诉记者:“当时山体修复时,本人在外住院,回家时发现自己耕地里有挖掘机在停放,后来找到村长,村长告知我山体要用土喷播,需要购买本人耕地里的土。自己4亩多地经过多次与村干部交涉最后给本人3万元。”
记者在现场看到张家庄村出现的两个深坑——一处在张家庄村里,相对比较隐蔽;另一处在生态修复的山脚下。为何出现破坏耕地取土来修复生态?为何出现山体上半部修复下半部严重破坏?两处深坑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至今两个深坑已形成近2年,有关部门却无人问津。
《土地管理法》:明确禁止破坏耕地,违法者需承担修复责任及行政处罚。2025年7月14日唐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平区分局矿管科杨姓科长表示,目前对于生态修复项目的规范要求国家没有具体标准,均是因地制宜;专家组已进行验收,但该项目的竣工验收正在进行。记者提出查看专家组验收报告,杨姓科长表示需向局领导请示。
唐山市开平区巍山凤山片区生态修复项目至今未验收的原因是什么?唐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平区分局未给出正面答复。
采访结束时张家庄村民给记者的几张唐山市滦州市棒子镇杏山村生态荒山修复现场图片与张家庄村生态修复截然不同。
滦州市棒子镇杏山村生态荒山修复现场图(村民提供)
生态修复项目中涉嫌盗用
李东,双桥镇双桥村村民自2004年在当地成立采石场2006年开始投产至2012年底关闭。6年来开采堆存在矿场外不同规格的石料40多万吨。2021年4月份李东发现自己的石料基本被他人盗空,随即报警。出警人员口头告知生态修复现场负责人涉嫌盗取他人财物,让其停工。后来才知道“盗用”单位是:河北地矿中地建设有限公司。2022年9月份孙某志给李东拿来一份土石料复核项目报告书(唐山经纬测绘工程有限公司),复核书写到挖土石料量为703.9立方米。复核报告书上的数量与现实差距巨大,李东未认可。
2023年9月23日李东委托山东鸿鹄测绘科技有限公司对相应区域实地进行测量。经计算,本次测量面积为4224.7平方米,两期间土方量为22193.58立方米。
2025年7月1日关于唐山中地地质工程有限公司不当得利纠纷一案的相关法律问题论证。李永军、陈永生、毕玉谦三位专家对此案进行了论证,专家综合法律意见:第一,唐山中地地质工程有限公司的行为构成不当得利,应当向李东返还其所获不当利益。第二,李东方已经就不当得利数额进行了举证,唐山中地地质工程有限公司不同意应提出反证。第三,唐山中地地质工程有限公司构成盗窃罪,相关责任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生态修复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结果沦为“面子工程”甚至“腐败温床”,不仅浪费公共资源,更会损害政府公信力。
(版权声明: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