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城融合视角下产业园区风貌管控研究——以重庆市保税港区空港片区为例
    作者:朱艳,张蕾
    摘要:城市风貌是城市对外展示形象、城市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保税港区更是城市对外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随着保税港区建设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园区整体风貌特色不明等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以重庆市保税港区空港片区为例,从建筑风貌、街道空间、公共节点等方面进行详细研究,为提升产业园区整体空间品质,彰显城市对外展示魅力方面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 15分钟社区生活圈设施便利度空间特征研究——以泰州市市区为例
    作者:殷美元
    摘要: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吸引越来越多城市地理和城市规划学者的关注。本文利用泰州市市区2021年兴趣点数据,建立以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购物、餐饮、生活服务设施为一级指标的15分钟生活圈设施指标体系,计算泰州市市区各社区(村)15分钟生活圈设施便利度,并分析其空间异质性及集聚性特征,为泰州市城市规划与资源配置提供建议。

  • “城市硅巷”模式下武汉市存量空间盘活利用策略研究
    作者:杨俊雄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存量空间盘活利用过程中的主要困局,结合武汉实践探讨如何借鉴运用“城市硅巷”模式推动存量空间盘活利用,寻求产业赋能、创新驱动同存量空间协同更新的路径,从中总结出“武汉经验”,以期为其他城市存量空间挖掘利用提供参考。

  • 居民通勤视角下的城市主城区职住平衡测度方法研究——以扬州为例
    作者:谢蔚宇
    摘要:当前国内外各尺度下的职住平衡测度方法尚未达成共识,在规划及行政管理中也未形成统一的衡量标准,导致城市特别是主城区范围内职住空间的规划困境。基于此,文章提出居民通勤视角下的城市主城区职住平衡测度方法,以扬州为例,采用手机信令和公共开放数据提取乡镇街道尺度的居民日常通勤流网络,引入零壹指数代替传统职住比,将研究区域分为“职大于住”和“住大于职”两类空间,并基于独立指数相关指标计算职住平衡度,对扬州市主城区职住平衡进行综合评价。基于以上评价结果,使用传统职住比、独立指数、通勤网络等数据集,进一步验证扬州市主城区各街道的职住平衡情况,同时也为更深入的职住空间研究和存量规划提供支撑。

  • 基于“双碳”目标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研究
    作者:沈垸莉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分层级国土空间规划“双碳”融合响应技术框架,重点强调各层级国土空间规划落实“双碳”目标的实践,并以基于“双碳”目标下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措施作为切入点,对整合碳减排目标、优化城乡布局、推动清洁能源利用以及加强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期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以此来提高土地利用率。

  • 基于服务理念的城市适老化改造规划技术
    作者:卢曦东
    摘要:为适应当下老龄化社会发展现状,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水平与建设质量,积极开展城市适老化改造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现以服务理念下城市适老化改造影响因素分析作为主要切入点,介绍了当前城市适老化改造规划过程当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同时基于养老设施布局、道路交通优化、环境品质提升、人口分布明确以及服务需求掌握等角度对推动城市适老化改造规划不断发展的具体策略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有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 多尺度城市风貌精细化管控方法与技术分析
    作者:黄逸伦
    摘要:为了更好的满足城市现代化发展下的高质量建设要求,需要对城市风貌展开更加细化的管控工作,满足城市自然风貌与人文风貌并重的特色空间创建要求。基于此,对多尺度城市风貌精细化管控方法的逻辑加以分析,发现主要是集中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展开管控,以某城市为例探究其在精细化管控中所应用的技术,包括ArcGIS、CityEnging、眼动生理监测等技术在宏观视角上研究城市风貌并对其中具有特色风貌的空间进行挖掘,并在微观基础上,进一步管控城市形态,从而实现更加良好的城市管控效果。

  • 城市更新环境下老旧城区更新改造技术研究
    作者:龚擎玉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时代的不断进步,老旧的城市城区已不再适应居民的生活需求,现以某直辖市老旧城区为例,针对其发展现状与特点进行了阐述,明确了老旧城区更新改造项目的具体目标,同时基于落实保留改造理念、完善基础设施配置、推动空间资源整合、实现节能环保要求、留存原有人文风貌以及丰富区域景观效果等角度针对推动老旧城区更新改造的方案与策略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有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 基于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和谐性研究
    作者:王新焱
    摘要: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下,城市建筑也呈现出显著增长趋势,为满足居民生活需要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此情况下,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体现,两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是推动城市建设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条件。因此,在实际开展城市建设作业时,需要相关部门在城市规划以及建筑设计方面展开深入分析,以此总计科学、规范的工程建设方案,夯实城市发展基础,促进地区经济实现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文章从建筑设计原则着手,针对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联系、和谐性体现展开了深入探讨。

  • S203鄂州段(鄂州机场快速通道)BIM数字化设计应用
    作者:刘志刚 贾志鹏 李瑶
    摘要:随着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变革,BIM技术应用在市政工程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以实际工程为背景,探讨了市政道路交通项目在自主知识产权BIM技术路线下的设计应用,介绍了基于本文所述BIM软件体系下的BIM设计实施路径、软件协同体系、数据交换格式、设计协同流程、参数化构件设计、多专业协同设计,可为市政工程BIM正向设计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 1... << 57585960616263646566 >> 1800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