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城市热点 >

预付式消费的“雷”,如何提前避

2024年11月19日 08:47:17

  原标题:闭店前夜还在搞促销、霸王条款导致维权难 ……

  预付式消费的“雷”,如何提前避

  “我们现在已经确认资金链断裂,确实无法退款了。”11月13日,在经历了半个多月的维权协商之后,南京市民张女士收到了商家无法退款的最后决定。

  早在10月21日,张女士就得知了Crazy Tempo街舞交流中心即将倒闭的信息。消息一出,众多消费者纷纷投诉:机构停业了,会员卡内充值还未消费的钱怎么办?

  预付式消费在培训市场十分常见,但也存在很多对消费者不利的风险。消费者如何尽可能提前分辨,避免权益受损?

  闭店通知突如其来,有会员剩余课时费高达3万元

  11月16日,南京齐舞空间(江浦校区)的一位舞蹈老师突然向家长发布了停课的消息,称老板突然“失联”,教师工资也未发放到位。但在刚刚过去的“双11”期间,该机构还在推销优惠套餐,称“报名70课时可享受五重好礼”。无独有偶,张女士所在的Crazy Tempo街舞交流中心停业前一天,客服也还在推销新的课程套餐。

  闭店前“歌舞升平”,突然发布一纸停业通知,这样的做法让人有种被“猛宰一顿”的上当感。对此,北京市炜衡(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吕旭辉表示,《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中规定,经营者停业、歇业或者变更经营场所的,应当提前一个月通知已交预付款的消费者。因此,闭店当天才发通知显然违法。

  记者从Crazy Tempo街舞交流中心获悉,该机构系统录入会员有1.8万余人,目前仍有约3000人有剩余课时未消费,甚至有学员剩余的课时费高达3万元。张女士向记者展示了购课时签的合同,其中写明:如果所登记的门店无法继续经营,且无法转至该中心所在城市的其他门店继续进行培训课程的,消费者将有权要求终止会员卡,并对任何尚未参加培训课程的课时,按比例获得费用退款。

  “目前确实已经到了退无可退,确实没钱再退的地步了。”该舞蹈机构所属公司南京玩皮斯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郭某平的态度也很明确。他透露,目前学员所剩的课时费约有100多万元,但公司现金已经耗尽了,还欠了300多万元债务。如果消费者坚持退费,只能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多方协调“善后”,分流“消课”已是最优解

  为化解培训机构突然停课甚至“跑路”的危机,有关部门也努力多方协调。11月15日,苏州工业园区一家停业了半个多月的培训机构宣布“复课”。今年10月,苏州百亚艺术中心宣布破产。随后,苏州工业园区协商引入另一家公司协助安置百亚的学员,并聘用原来学员熟悉的老师在原址继续上课。一家机构倒闭,其他机构协助“消课”,是目前能为消费者止损的一种方式。

  针对南京Crazy Tempo街舞交流中心闭店的情况,南京玄武区体育局、建邺区文旅局等部门已给出相应解决方案。玄武区体育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已要求商家做好在学会员的分流工作,如消费者坚持要求退款,可以联系商家登记信息或保留相关证据材料,通过法律途径诉讼维权。建邺区文旅局竞技体育科工作人员称,目前已积极督促机构负责人给出具体的青少年学生分流方案,对于成年学员及坚持退费的家长,建议及时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10月25日,Crazy Tempo舞房向会员发布了转课信息,会员可选择分流至周边十几家舞房继续上课。

  记者联系了一家愿意接收该机构会员的舞蹈机构,该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舞房体量有限,整体只能接收800课时左右。部分舞房愿意接收停业机构转来的学员,一方面是响应政府的协调,另一方面也是为自身机构引流,吸引潜在客户。

  也有消费者表示,培训机构倒闭后,消费者即使能转移到其他同类机构上课,也可能面临着课时“打折”的损失。有Crazy Tempo舞房消费者透露,一家同意接手剩余课时的舞蹈培训机构表示,原舞蹈机构1.5课时的课程转入新机构后,只能按照1课时折算,并且需要帮其推广课程。

  “爆雷”有征兆,合同里的“暗坑”更要当心

  实际上,不少培训机构准备“跑路”之前总有些蛛丝马迹,比如频繁更换老师、拖欠员工工资、拖欠房租、以低价为名向消费者推销大课包等。

  一名家长向记者透露,在南京齐舞空间(江浦校区)之前,在今年4月份时,另一家分校区就已经宣布闭店。早在去年12月,Crazy Tempo舞房南京喜马拉雅店就已经因经营不善而关闭,有学员发现其他店的不少老师也陆续离职。苏州百亚艺术中心则在去年9月被苏州工业园区列入第一批艺体类校外培训机构“黑名单”。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难以识别的不仅是培训机构倒闭的前兆,签约条款中的“暗坑”更是防不胜防。“按照合同上的条款,客服计算之后发现,不仅一分钱退不了,还得倒贴机构钱。”张女士告诉记者。

  “店铺倒闭属于店铺自身责任,把自身责任推卸到消费者身上,让消费者承担所谓的违约损失,这显然属于不合理条款。”判断合同内容是否属于霸王条款,汇业(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洪莱建议,消费者要看合同内容是否清晰明确,比如合同中出现类似“本店拥有最终解释权”“不接受转课和退课”等,就极有可能是霸王条款。同时,注意权利义务是否对等,比如合同中一方的权利被过度放大,而另一方的义务被不合理加重;或者有些机构会在合同里设置免责条款,把风险都推到消费者身上。他建议,面对霸王条款,消费者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等进行申诉,如果不能有效维权,消费者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我还剩98个课时,总费用近6000元。”南京齐舞空间消费者刘女士说,此前机构推出“优惠大课包”,就忍不住购买了。业内专家建议,消费者面对培训机构的优惠诱惑,应保持理性。去年5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实施意见》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一次性培训收费跨度不得超过3个月或60课时,且不得超过5000元,提前收取费用不得早于培训开始前1个月,并主动开具规范发票。此外,教育部也上线了“校外培训家长端”App,通过App交纳的培训费用会进入机构在监管银行设立的资金监管账户,培训机构每完成一次授课,经家长确认后,监管银行才会将相应的培训费用拨付给培训机构,实现“一课一消”,最大限度保障家长的资金安全。然而,也有家长表示,该平台目前入驻机构数量还较少,希望未来有更多机构上线该平台,更大程度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程晓琳 赵晶)


来源:新华日报[责任编辑:张倩]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