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海绵城市建设及相关技术问题分析

作者:杨振雷  
作者单位:西安市第二市政工程公司 

摘要:建设海绵城市——是减少甚至避免城市内涝的必要手段,也是降低径流污染的重要途径,更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秉持 着生态优先原则,顺应“低碳-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理念,相关技术也应运而生,在城市水系统,园林绿地系统,道路交通系统,建筑小 区系统等方面的辅助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快速路海绵城市工程技术的做法,从渗、滞、蓄、净、用、排各个环节综合考虑,使得 70% 的降雨能够就地消纳和利用,在海绵城市建设的道路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新概念总是只会先融入少部分人的思想, 在传统城市建设面前,海绵城市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生态、工程技术、新概念

正文:2012年,海绵城市这个概念首次被提出,就引起了不小的反 响。海绵城市(LID)指的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降水时,利 用一些绿化植物的保水功能和蓄水池等收集雨水,实现放内涝及蓄 水抗旱等功能。从而有效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与城市内涝之间的矛 盾,并助力于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构建海绵城市的经济效益不可 小觑。海绵城市建设非常注重对天然水系的保护利用,相比于建设 排水管道和钢筋混凝土水池的工程量,海绵城市建设在劳动力成本 上又有了一大突破,调蓄设施往往与城市既有的绿地、园林、景观 水体等相结合,“净增成本”减少。倘若海绵城市概念能够得以广 泛实施,必然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生态革命。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