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 淡水资源日趋紧缺,为了增加水资源,各国纷纷发展海水淡化技术,以此做为水资源的重要补充和战略储备,是解决淡水资源危机的战略选择和重要措施,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战略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海水淡化工程概况,对比国内目前的差距,为海水淡化配套政策出台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海水淡化;战略意义
正文: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与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淡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各国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是新时代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课题。向海洋要淡水已经成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战略决策,各国为实现这一目标,纷纷发展海水淡化技术。随着海水淡化技术的日渐成熟,水价成本在4元/m3-8元/m3元,将呈现出比跨流域、远距离调水更大的价格优势。海水淡化可增加淡水资源总量,具有不淹地、不移民、不争水、不受气候影响等优点,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海水利用是我国沿海地区解决淡水资源缺乏问题的有效途径, 对保证我国供水安全和水生态平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