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阐述了医疗建筑地下综合管廊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并结合厦门市第三医院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实例,探讨了医疗建筑地下综合设 备管线设计的特殊性及其相应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医疗建筑;地下综合管廊;设计策略
正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建筑中的各类设备、管线也越趋复杂。由于医疗建筑使用功能的特殊性,既有水、暖、电、空调、消防等 民用建筑管线,还包括医疗气体、智能系统、污洗消毒等特殊的管线系统 [1] 。随着医疗建筑设备管线需求的不断提高,原有的老旧管线所 存在的弊端和矛盾便凸显出来。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 的公共隧道 [2] 。地下综合管廊作为一种新的设备管线解决方式,已经在市政基础建设领域获得了广泛地应用,但在医疗建筑中的尝试还方 兴未艾。有鉴于此,笔者结合参与设计的厦门市第三医院地下管廊的设计实例,探析医疗建筑地下综合管线设计的特殊性及其相应的设计 策略。 1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祥平街道阳瞿二路附近第三医院七大中心南侧,项目拟规划设计的地下管廊总长度约380M左右(图 1)。 图1 地下管廊位置示意图(橙色部分) 2设计策略 经过对使用功能、建造成本、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的论证,本项目拟采用地下管廊的建造形式。主要基于以下方面的考虑:(1)避 免地下管线频繁挖掘对医院正常运行的干扰,保持路容完整和美观(2)减少路面翻修、工程管线维护的费用(3)保持道路的完整性和各 类管线的耐久性(4)便于各种管线的敷设、增减、维修和日常管理(5)有效利用地下空间,节约医院用地。地下综合管廊在满足医护人 员基本需求和提高医院综合承载力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极大地减少了道路杆柱及各类检查井、室等,降低了对医院道路通行、整 体景观的干扰。 3设计原则 医疗建筑较之民用建筑其流线更为繁多,设备管线也更复杂。 其主要系统有运输系统(电梯、楼梯、货梯等);空调系统(暖气、 冷气);电气工程系统(照明、动力、紧急用电、不断电设备);弱电工程系统(呼叫、广播、对讲机、电话、接地等);消防系统(消 火栓、消防喷淋系统、火灾监查);给排水系统(热水、洁净用水、排污水、废水);医疗气体系统(压缩空气、氧气、氮气等);电脑 控制系统(自动化控制设备、医疗管理);垃圾及污物收集设备系统等 [3] 。通过现场调研,笔者发现厦门市第三医院管线系统中的雨水、 污水、通信、电力、氧气等管道存在管道堵塞、急需扩容等亟需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