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城市滨江生态景观建设研究

作者:范 欢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摘要:本文探讨城市滨江生态景观结构、特点、建设问题的同时,总结滨江景观生态建设的关键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在对滨江城市景 观建设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保护和修复滨江生态资源、建设生态堤岸景观、营造绿色生态安全的滨江城市休闲带等方式,来推动城 市生态文明建设,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滨江城市;生态景观;区域生态安全

正文:1 引 言 城市滨江区域拥有广阔的腹地和发展空间,是转型时期我国实 施新区域开发的重点。滨江区经流区域广阔,沿岸的景观呈现同质 化、单一化的特点。对城市滨江沿岸景观进行生态化建设是提升滨 江空间品质并在一定程度上应对城市自然灾害的重要手段。 2 城市滨江景观的构成与特点 2.1城市滨江景观的构成 依据景观的表现形式分类。实际存在的、肉眼可以分辨的景 观,如景观形态、色彩、人工景观、自然景观等都称之为物质形态 的景观。而非物质性景观则多富有历史底蕴、人文记忆或时间时效 性。在城市的滨江景观中,非物质形态景观是城市内涵的载体,并 赋予物质性景观以灵魂。 依据景观存在的位置分类。滨江区景观是城市滨江景观的特 色,包括水体的界面、水质、水生物、水面构筑设施等。陆地景观 包括地面建筑景观、雕塑小品、道路及广场绿地等。过渡区域景观 包括岸线、护坡、近水湿地、防洪堤岸等内容。 2.2城市滨江景观的特点 城市滨江区域物种种类丰富,生态边缘效应明显,生态敏感 性较强,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城市滨江流是一个连续的线性空间, 涉及区域广阔、物种组成丰富。滨江景观多有着明显的时代变迁痕 迹,承载着数代人的时间记忆。同时,城市滨江空间将自然辽阔的 水域空间和运作复杂的城市活动空间相连,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 部分。滨江景观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以及景观的独特性使其成为城市 形象的重要展示地,具有可识别性。 3 滨江城市景观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3.1景观选择不合理,建设重复性高 城市滨江景观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广阔的地域面积,工程建 设量一般较大,对其景观选择需要恰当合理,尤其是树种的选择, 既要起到较好的防浪故土作用,也要满足滨江景观的需求。 3.2滨江空间安排不合理,缺乏吸引性 城市滨江空间是城市空间的外向延伸,与城市生活联系密切。 但滨江空间秩序混乱,缺乏明确的主题和设计内涵,进而导致空间 活力丧失。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