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多,PHC 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即可提高工程质量,还能减少工程施 工污染问题和资源浪费情况,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通过与传统灌注桩、CFG 桩对比,和在施工中注意事项,详细介绍了 PHC 高强预应力 混凝土管桩的应用优势,以供参考。
关键词:PHC 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应用优势
正文: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开封恒大帝景(北苑)二、三期桩基工程,场区在勘 探深度50.0m范围内为第四系全新统和上更新统冲积地层,岩性主 要为粉土、粉质粘土、粉砂和细砂。场区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层孔 隙潜水,由于近年西区开发力度较大,施工降水较多,造成地下水 位有所下降。勘察期间测得潜水水位埋深5.7~6.1m,三到五年内最 高水位埋深约4.0m,水位年变化幅度在1.5m左右,高程约75.5m。 2.具体应用 上述工程通过采用PHC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所产生的 应用优势十分明显,如下: 2.1工期方面 其一,PHC高强预应力管桩技术在实际应用时,是利用静压法 沉桩来进行地基处理,施工中无任何噪音,可实现24小时作业,对 于工程工期的控制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另外,由工程的桩体为上 厂预制,所以采用静压法沉桩来进行地基处理,十分可行。 其二,从成桩速度上看,PHC高强预应力管桩技术有着较强的 应用优势,其工序少、操作简便,所以无论是吊桩就位、桩机调整 或桩垂直度测量,还是复核垂直度的施压、标高设计都可做到规范 化、合理化。从工程实践证明,该管桩技术的成桩时间十分简短, 正常18 m的桩,一台设备平均每天可成桩 50余根,相较而言,工序 繁杂的灌注桩和CFG桩的成桩速度就要缓慢很多,同样正常18 m的 桩,则其每天成桩数量仅能保持在3根或40根左右。 其三,传统灌注桩、CFG桩在处理地基基础时,必须要对桩体 混凝土进行全面的养护(28d),且验桩、试桩需要停留40h以上才能 实现,这无疑会拖延工程的施工进度,增加施工风险。而PHC管桩 技术可直接利用静力压桩设备对桩体进行验收,无论是经济性、环 保性都较传统地基处理技术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