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邻避设施的负外部性以及我国邻避设施建设管理不成熟等原因,不仅导致我国邻避设施的建设难以推进。通过参考近些年的 邻避设施研究和邻避设施建设案例和文献,总结归纳邻避设施建设问题的产生原因和现阶段所处的困境。探讨通过公众参与解决邻避设施 困境的可能。
关键词:邻避设施;解决方式;公众参与;
正文:1977年,O’Hare首次提出了“邻避设施”的概念[1]。“邻避 冲突”是伴随邻避设施建设的过程而产生的,其两方面的特殊性: 其一,正外部性,即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其二,负外部性,对周边 公众利益有所损害。由于这两方面的矛盾导致了“邻避冲突”的产 生。如何破解这样的困局,解决“邻避冲突”,使各方利益都能得 到均衡成为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目标。 郭巍青认为开放的政治是消解异议的可能选择[2]。而现阶段很 大的问题出自政府,谭爽等指出在冲突管理中政府总有一些职能缺 失的行为,政府需重塑风险理念,明确定位,弥补政府职能缺位[3]。 邻避冲突的阶段性以及复杂性不只通过政府的改变而改变,需要引 导不同主体的诉求表达实来解决邻避冲突带来的问题。黄振威认为 从各主体的影响力、合法性和利益性三个评价指标,将邻避冲突的 主体分为关键利益相关者、次要利益相关者和潜在利益相关者,从 而对不同参与者制定特定的策略进行管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