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海绵城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任陶冶 
作者单位: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院 

摘要:海绵城市指的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降水时,利用一些绿化植物的保水功能和蓄水池等收集雨水,实现放内涝及蓄水抗旱等功能。 从而有效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与城市内涝之间的矛盾,并助力于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构建海绵城市的经济效益不可小觑。海绵城市建设 非常注重对天然水系的保护利用,相比于建设排水管道和钢筋混凝土水池的工程量,海绵城市建设在劳动力成本上又有了一大突破,调蓄 设施往往与城市既有的绿地、园林、景观水体等相结合,“净增成本”减少。倘若海绵城市概念能够得以广泛实施,必然是现代社会的一 大生态革命。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问题;对策

正文:1海绵城市理念分析 海绵城市理论机制中,城市类似于海绵,能在下雨时实现有效 吸水,并且在干旱时进行放水操作,建立自主调整城市干湿度的模 式。为了更好的完成城市雨涝管理,从而有效适应环境变化,能在 城市变化的基础上,建构更加有效的处理机制和管控措施。在海绵 城市理论分析机制建立过程中,不仅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现代化城市 建设,防止城市病,实现全面水资源利用。也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城 市生态环境平衡,践行海绵城市和生态管理的平衡化发展。另外, 在海绵城市理念建立和运行过程中,结合管理机制进行集中处理, 能充分利用自然水资源,从而保证自然管理机制和管控要求之间的 稳定性。传统城市模式中,雨水收集往往是流入城市下水管道,是 水资源的浪费。受到一些外界环境的影响,只有积极建设更加有效 的水资源管理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损 失。也就是说,海绵城市理论主要是针对热岛效应建立的新型管理 机制,一定程度上缓解旱涝问题,从而减轻城市污染,为城市化进 程增速提高实效性。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