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内外建筑物地基基础发生了很多工程事故。由于每个地区的地质、土壤分布情况以及物理力学性质不同,过大的沉降会导致上 部结构发生倾斜、裂缝、变形,进而引起房屋结构局部或整体裂缝、倒塌破坏,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及人民财产生命安全。故本文 从设计、施工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避免因为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所造成的工程事故问题,这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理论价值,而 且对工程应用建设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地基;沉降缝;防治措施
正文:1设计方面的措施 1.1 降低或调整基础承载的附加压力 采用较大的基础底面积,降低基底承载附加应力,一般可以 减小沉降量。但是,在建筑物不同部位,由于荷载大小不同,如基 底压力相同,则荷载大的基础底面尺寸也大,沉降量必然也大。为 了减小沉降差异,荷载大的基础,宜采用较大的基础底面积,以减 小该处的基底压力。对于难以采取增大框架柱基础底面积的方法来 减小其与廊柱基础之间的沉降差d的情况,可将门廊和框架结构分 离,或把门廊改用悬挑结构。对所示情况,可增加墙下条形基础的 宽度。 1.2 降低建筑物自身重量和设置沉降缝 一般建筑物的自重占总荷载的45%~65%,应该尽量降低建筑 物的自重。实际工程中可采用轻质材料,选用轻型结构,选用自重 较轻、覆土较少的基础形式如壳体基础,浅埋基础。 当建筑物相邻部分的荷载和高度相差很大而地基承载力又较弱 时,建筑物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墙体、基础开裂。因此,应 在某些位置如建筑物高度变化处、荷载不同处、地基承载力不同处 和体形转折处设置沉降缝。设置沉降缝时基础部分也要断开,使建 筑物相邻部分可以自由沉降、互不牵制。 如果地基不均匀沉降较大,还可以考虑将建筑物分为相对独立 的个体,相邻建筑物之间要保持一定间距以减小相互影响。沉降缝 宽度要根据房屋的层数确定,六层及以上时不应小于12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