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铜石地区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具有较大规模的断裂 -隐爆角砾岩型(归来庄式)、筒状隐爆角砾岩型(卓家庄式)、层状碳酸 盐岩型(磨房沟式)、蚀变斑岩脉型(银洞沟矿点)和矽卡岩型(十字庄、西皋矿点)等金矿床和金矿点集中区。
关键词:金属矿;规律;应用
正文:很多学者对该区大型归来庄金矿进行过研究,在矿区地质 背景、控矿因素、矿石特征、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成矿系列、矿 床成因和成矿模式等方面,已取得丰硕成果。谭东娟、林景仟 (1993)通过对铜石杂岩体的角闪石进行研究,得出其Ar-Ar坪年 龄188.4±1.6Ma至189.8±0.2Ma;邱检生、牛树桂(1994)在详细的 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基础上,提出归来庄金矿是一个具有碲金型特 征的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刘广哲(1994)获得归来庄金矿的金 矿物主要为自然金、碲银金矿和银金矿以及碲铜金矿等,载金矿 物主要是脉石英、方解石、黄铁矿和褐铁矿等,矿石中黄铁矿的 硫同位素34S平均2.440‰;林景仟、徐文良(1995)提出该矿床的 形成与碱性岩浆次火山作用有关;于学峰(2000)提出隐爆角砾岩 型、矽卡岩型、斑岩型和蚀变岩型等不同类型矿床均为同一岩浆活 动过程的产物,岩浆提供了充足热液,泰山岩群为主要矿源层, 而奥陶系、寒武系的碳酸盐岩构成矿体的围岩;胡华斌等(2005) 获得成矿晚阶段矿物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110-250℃、盐 度在4.65-13.18%,硫同位素表明成矿流体来源于地幔,碳氢氧同 位素则表明有较多的大气降水混入,铜石岩体锆石SHRIMP测年为 175.7±3.8Ma;李金虎(2008)通过对主、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 得出其物质来源为壳幔混源;于雪峰、方宝明(2009)认为金成矿 时代是在二长斑岩质岩浆活动之后,中侏罗世三台组沉积之前,即 178-188Ma,为早侏罗世;徐书奎、付山岭(2011)认为归来庄金 矿周边断层破碎带及其交汇部分、脉状或筒状隐爆角砾岩带具有找 矿前景。尽管如此,直接制约归来庄金矿找矿的若干关键问题迄今 尚未进行研究,还有大量工作有待开展: 1号主矿体的矿化富集规 律和深部及两翼的延伸尚不清楚;F1断裂的产状、控矿规律及其 在走向和倾向方向的延伸尚不清楚;成矿流体的来源和运移尚不明 确;成矿流体的运动轨迹对深部找矿的意义并不清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