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塔双边箱梁斜拉桥总体设计
    作者:任政 张超
    摘要:广州某城市主干路桥梁为独塔双索面双边箱梁斜拉桥,跨径布置为(2×135)m,采用半飘浮体系,塔墩固结、塔梁分离。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双边箱梁;索塔采用带镂空板墩的异形H形索塔,索塔承台采用八边形截面,索塔承台下梅花形布置19根直径2.2m的桩基。本文重点介绍了该桥梁的结构体系、构造设计、结构计算情况以及设计中的重点难点。

  • BIM技术在祁婺高速桥梁工程设计中创新应用及正向设计探索
    作者:刘安,杨文标
    摘要:BIM技术是公路工程建设行业最前瞻性的发展之一,应用BIM技术可以建立准确的数字孪生公路。BIM技术服务于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有助于集成设计与施工,在减少成本和工期的同时,可使公路工程获得更好的性能。本文依托祁婺高速智能建造设计专题,在桥梁工程设计中创新运用BIM技术,探索正向设计。

  • 桥梁工程建设中挂篮整体结构设计与计算
    作者:杜岳涛
    摘要:桥梁工程施工中的挂篮结构设计与计算一直以来是桥梁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如果挂篮结构设计不合理,将会直接影响到桥梁工程建设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在当前我国的挂篮结构设计与计算中,由于设计人员对于其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挂篮结构设计不合理。这就使得我国挂篮结构的质量无法满足桥梁工程建设要求。因此,针对目前我国挂篮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将是桥梁工程施工的重中之重。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对桥梁工程建设中挂篮整体结构设计与计算进行分析,以确保桥梁工程建设施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 智能施工技术在城市道路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研究
    作者:张岁恩
    摘要:本文介绍了智能施工技术在城市道路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智能施工技术是利用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手段,实现施工流程的高效化、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新型施工方式。在城市道路建设中,智能施工技术可以应用于地面监测与自动化设备、无人机技术、BIM技术、信息化管理系统和物联网技术等环节,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减少人力投入、增强施工安全等多重优势。未来,智能施工技术将应用更多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城市道路建设全过程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同时也将推动城市道路建设向着更加绿色、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 3p盘州市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应用探究
    作者:熊永忠
    摘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各类建筑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当前,城市发展必须充分考虑土地使用率,所以高层建筑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同时,对于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基坑深度越来越深,而且施工难度也日益增大。为了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安全以及建筑后续使用安全,则必须要对深基坑支护引起高度重视并做好施工,将能够有效防止深基坑出现滑坡、坍塌等现象。基于此,文章将结合盘州市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对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应用进行探究,以期望能够为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 预制箱梁模板体系施工技术研究
    作者:宣金强 李佳琪,王璐瑶
    摘要:本技术采用新型预制箱梁模板体系,有效加快了预制箱梁施工效率,模板体系构件可以重复使用,降低了工程成本,采用内模拆除导向支架,避免了内模板拆除过程对预制箱梁造成损坏,保证了预制箱梁的施工质量,有利于大规模预制梁体快速施工,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可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 场地刷坡及挡墙施工对既有隧道安全性的影响研究
    作者:邵珠杰
    摘要:研究目的:为研究场地开挖刷坡及挡墙施工对既有隧道安全性的影响,本文以娄邵铁路栗家山隧道以西新建项目为工程实例,基于隧道埋深及偏压状态不变原则,分析了进、出口段不同围岩等级下典型断面的应力状态,确定了相应的最不利荷载位置,并结合数值分析手段验算了最不利荷载下隧道的安全系数。 研究结果:(1)当围岩等级为Ⅳ级时,挡墙最小间距为30m,当围岩等级为Ⅴ级时,挡墙最小间距为40m。刷坡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隧道两侧应力分布均匀,从而增加了隧道的稳定性。(2)在最不利荷载位置下,当隧道衬砌承担70%围岩压力时,隧道各单元安全系数最大值为9.49,最小值为3.42;而当隧道衬砌承担100%围岩压力时,隧道各单元安全系数最大值为7.06,最小值为2.74,均符合规范规定。(3)因此,当挡墙距隧道边坡坡脚超过40m时,隧道安全性满足要求。

  • 复杂环境及地质条件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作者:曹红卫
    摘要:由于城镇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中心区地基建设会遇到复杂多变的周边环境要求,怎样在复杂周边环境要求下开展深基坑支护工程建设是一项有待研究的问题。深基坑建设由于地质条件特殊、对地质和外界环境影响复杂多变,在对深基坑的规模、水深、安全等级、支护型式等方面加以分析的前提下,必须明确建设重难点和工程建设总体部署;并从深基坑支护施工等角度入手,围绕着深基坑监测和施工问题以及在施工当中应当注意的各项问题指标展开讨论,以供各类工程的开展借鉴。

  • 建筑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楼板裂缝技术研究
    作者:李鹏
    摘要:在新经济指导下,建筑土木工程得到全面发展。然而传统建筑土木工程施工已无法满足现代建筑需求,基于此,企业应推动工艺、技术、材料等创新。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施工难度、复杂性愈发明显,尤其是混凝土楼板裂缝问题若不及时处理,对建筑土木工程整体质量造成负面影响。混凝土裂缝是困扰施工单位的一个大问题。只有明确裂缝成因,加强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控制,做好施工过程管理,加强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才能保证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因此,本文主要对建筑土木工程混凝土楼板裂缝进行探讨,并提出若干建议,希望对楼板裂缝治理措施提供新思路。

  • 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关键技术探究
    作者:贺金红
    摘要:近些年以来,施工体系的日益完善,带动着深基坑支护技术获得了广泛运用,其在建筑项目中具有的重要性也开始不断提升,慢慢变成较为关键的施工技术手段。所以,若是想发挥出深基坑支护技术的作用和效果,获得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应该明确施工技术的特点和不足,再通过各种各样的深基坑支护工作,保障建筑项目质量获得提升,真正满足广大民众的实际需求。基于此,文章主要就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参考和帮助。

  • 1... << 470471472473474475476477478479 >> 1800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