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产业指引的村庄规划方法研究
    作者:周思宇
    摘要: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产业振兴。武汉市对有明确产业项目和村庄建设要求的村庄需要编制产业引导型村庄规划,村庄产业发展指引在促进村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村庄土地资源配置,推动乡村产业现代化,带动农村就业和收入增长,加强村庄与城市的联系,为村庄规划提供重要支撑。本文研究以武汉市江夏区乌龙泉街道新农村为例,通过现状产业分析、构建产业体系及发展目标、明确村庄产业功能分区及空间布局、安排乡村产业项目建设规划,以期指导村庄产业发展。

  • 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乡村空间治理机制与路径
    作者:宋宁
    摘要:城市的发展决定了社会体系的发展,决定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要加强空间规划与空间治理,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观察我国目前的社会现状,乡村空间治理工作的合理性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若想保证此项工作的高效完成,要求相关部门站在宏观视角下综合考量乡村空间治理问题,制定完善的空间治理工作体系,改变传统的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提高村庄空间规划与治理工作质量。本文主要研究国土空间规划下的乡村空间治理机制与路径,要求相关部门明确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要点及重要性,促进国土空间规划的完善与优化,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方针得到全面落实。

  • 古镇更新的策略——湖南长沙某古镇更新概念规划
    作者:许菁
    摘要:面对时代的浪潮,古镇如何进行保护与更新,如何焕发新的活力,创造新的价值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项目的古镇目前仍处于1.0文化观光阶段,与成熟文旅小镇尚有较大差距,我们希望通过探索古镇的在传统空间、风貌、功能变迁与产业策划的创新思路上,引导出古镇整体发展思路与更新策略,引领古镇走向2.0时代,延续古街古巷的品质升级、顺应历史文化、传承构建生活美学的艺术价值。

  • 乡镇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中对产业项目“落地性”的探索——以天全县新场绿色转型发展示范片区国土空间规划为例
    作者:李运洪,施丽娜
    摘要: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其上连城市、下接乡村,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主旨为实现“多规合一”,解决规划之间相互矛盾冲突、审批流程繁琐等问题,便于规划实施。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产业振兴,从国土空间规划的角度解决乡村地区产业发展用地需求,落实产业用地布局,将对乡村地区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乡镇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为研究对象,对产业项目“落地性”进行了探索,有助于指引片区产业发展,解决“规划墙上挂”的问题。

  • 双碳背景下老旧社区低碳改造新模式的研究
    作者:黄怡萍 莫皓然 李燕婷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老旧社区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愈来愈突显。对于老旧社区存有的一系列问题,融合世界各国很多老旧社区低碳改造的具体实例,从共性问题考虑,务求实效,剖析并给出老旧社区低碳更新解决方案和具体做法。可以为类似老旧社区的低碳更新给予思路和参照。

  • 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定位与实施分析
    作者:包小慧
    摘要: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定位既是我国结构健康的指导方针,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同时也是各种不同类型的城市开发利用的基础。在构建现代化社会的进程中,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工作内容不仅关系到结构规划的效果,而且关系到当代城乡规划与住区建设的发展。为此,有关部门应结合新时期的发展,准确地确定其职能,组织专业人士对其进行改进与执行;既要保证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又要确立清楚、清楚的规划目的,进行控制措施的革新;为整个都市计划及整个社会的健康及迅速发展奠定良好的根基。本文内容对国土空间规划的职能定位与执行进行了剖析。

  • 高密度城区绿道设计探究——以普陀区2020年绿道建设工程为例
    作者:胡玥
    摘要:文章以普陀区2020年绿道建设工程为例,详细叙述了该项目设计的现状条件及设计方案,探讨了高密度城区绿道设计的关键点,并提出了“微景观、微更新、微改造”的资源节约型绿道设计策略,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 复杂地形条件下光伏柔性支架应用
    作者:杨学明
    摘要:太阳能作为可再生绿色能源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有着较高的占比,光伏发电项目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传统的刚性光伏支架对场地有着一定的要求,通过预应力拉锁体系构成的大跨度柔性光伏支架能够有效避免场地的限制。柔性光伏支架采用悬索来进行负载更加适合复杂地形,场地适应性更强,极大的提高土地利用率。本文对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柔性光伏支架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能够为实际应用提供有效参考。

  • 铁路10kV电力线路设计与运行优化研究
    作者:楚春爽
    摘要:论文首先概述了铁路电力线路的背景和作用,介绍了10kV电力线路的定义和特点。接着,阐述了10kV电力线路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包括杆塔选型、导线排列以及绝缘子串设计等关键要素。提出了铁路10kV电力线路的运行状态监测与评估方法,旨在确保线路的可靠运行。最后,探讨了相关运行优化策略,包括目标与指标设定以及策略实施方法,希望可以提高铁路电气化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

  • 基于电网智能化的中低压线损管理要点分析
    作者:申丽婷 黄丹 王朝政
    摘要: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各个行业都开始趋向于智能化应用的研究,以便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电力行业亦是如此。当前电力企业越来越注重电网智能化发展,并在此方面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效,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提高供电质量。中低压线路是电网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不可避免会出现破损现象,继而影响到人们用电的安全以及电力企业的发展,所以需要电力企业发挥智能化优势,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实现智能化的线损管理,确保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促进线损管理效率的提升。

  • 1... << 416417418419420421422423424425 >> 1875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