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壤与地下水有机污染物修复技术分析
    作者:郭彬,苏宏建
    摘要: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变革以及经济的发展,我国现代工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工业化发展带来的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工业和环境要做到和谐发展,必须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综合整治。目前在治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对地下水以及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处理进行探究,旨在促进我国环保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 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作者:曾燕燕 刘丽敏
    摘要:随着工业化及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各地河道污染水平各异,河道生态污染形势日益严峻。在河道污染治理工程中,水生态修复技术得到普遍应用。该技术强调利用水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微生物等来降解、转化及吸收河道中的污染物。合理地应用水生态修复技术能够有效地控制河道的污染水平,在改善河道整体质量的基础上,同时为水生物提供良好优质的生存环境,确保水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使河道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本文以水生态修复概念为出发点,介绍了水生态修复技术的类型及其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建议,以期为河道治理工作提供相关参考。

  •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优化设计要点
    作者:令婷娟
    摘要: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但是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浪费现象严重是当前我国水资源利用中面对的重点问题。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灌溉用水能否及时获取,直接影响到了农作物的生长和最终产量。本文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及其优化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期望可以进一步提升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效果和应用价值。

  • 2018-2022年德阳市环境空气臭氧污染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李沙 肖勇 高韦韦 刘嫒琳
    摘要:通过对德阳市2018-2022年环境空气中O3连续在线监测数据的分析,研究德阳市近5年臭氧污染变化规律和相关性因素。结果表明,德阳市2018-2022年环境空气中O3超标天数和O3-8h-90%(臭氧日最大8h滑动平均第90百分位值)年均浓度均呈曲线上升模式,O3-8h(臭氧日最大8h滑动平均)月均浓度从每年1月份开始逐渐上升,在5-8月出现高值,秋冬季9-12月又开始呈下降趋势。O3浓度日变化一般在15:00至18:00时达到最大值,臭氧浓度与NOx和VOCs呈显著负相关,且显著性关系存在季节性差异。

  • 基于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建筑工程测量研究
    作者:蔡尉
    摘要:随着现代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对于精确、高效的测量方法的需求日益增加。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测量手段,具有高分辨率、广覆盖区域和快速获取数据的优势,逐渐成为建筑工程测量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以建筑工程中的测量问题为例,采用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探索了解决相应测量问题的方法与措施,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建筑工程领域的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 基于MEMS陀螺仪的地下管线测绘系统
    作者:刘魁德
    摘要:本研究将 MEMS陀螺技术引入到城市地下管线测量中,利用 MEMS陀螺对三轴加速度和三轴角速度进行测量,并利用测量结果进行解算,达到地下管线测绘目的。为了实现高速度和高实时性,对地图绘制设备进行硬件设计。在程序上,采用快速的数据获取方式,使其能够在保存完好的情况下,达到较高实时性。通过案例对比分析发现,MEMS陀螺仪和管道探针的埋入深度分别为7.75cm和2.86cm,而管道探测器和管道探测器则分别为24.82cm和15.05cm。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满足设计指标的要求。微机械陀螺仪的误差小于管道探测器的误差,测绘精度也比管线探测仪好。

  • 现代化路桥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作者:王宝忠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道路和桥梁建设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和提升基础设施的质量与效率,现代化路桥施工技术应运而生。这些新兴技术以其创新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正在引领着道路和桥梁建设的未来发展。

  • 透水路面高黏沥青的制备技术研究
    作者:李琰 叶华亮
    摘要:为制备一种透水路面专用的高黏沥青,本文分析了原料基质沥青MRAH-70的基本性质,并研究了SBS改性剂和各种添加剂对沥青常规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各材料的最优掺量,试验得到了高黏沥青的最优配合比:5wt%SBS+5wt%抽出油+1%增黏剂+0.2wt%稳定剂。

  • 基于多控制因素的市域(郊)线线路比选方案研究
    作者:冯翀,吕洁婷
    摘要:线路选线设计是地铁设计中最重要的工作,地铁选线对结构设计、施工以及运营投资等后续工作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在多控制因素的复杂条件下,地铁的线路设计则显得更加的关键。本研究中以针对市域(郊)线的线路布置方案为例,该线路位于地形起伏大以及控制因素多的复杂地区,通过各方案的线型条件、工程难度、对沿线规划的影响以及经济性等多方面的分析,利用比选法确定最佳的线路设计方案,并进一步为未来的地形高落差多控制因素地段的郊区线设计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此实现减少工程规模、降低工程造价和避免给将来的运营阶段带来不利影响的目标。

  • 独柱墩曲线梁桥主梁偏位专项检测研究
    作者:董方超
    摘要: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东西飞行区联络通道桥是上海民航系统中的一座重要桥梁,在运营多年后,其独柱墩曲线梁桥区段的主梁发生明显偏位,为查明偏位状况、保障桥梁安全运营,特进行了桥梁结构专项检测。针对桥梁特点,本次专项检测主要检测项目为:桥墩立柱竖直度测量、桥梁结构外观病害检查、支座顶底板相对偏移测量,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出该联主梁是否整体偏移,据此提出维修建议,希望为同类型独柱墩曲线梁桥的检测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 1... << 388389390391392393394395396397 >> 1875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