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改善研究
    作者:董玲云
    摘要:步行是最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行人专用区被压缩,人车冲突逐渐增多。现有交叉口大多采用双交叉口来缓解行人问题。但仍有交叉口没有相应的道路宽度,道路安全不尽如人意。车辆是跨境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交叉口的右车道时,需要考虑车辆的车轮差异。大型车辆轮差引起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30%,交叉口设计应考虑车辆右侧的轮距。在非机动车和行人方面,国外为没有地图的人提供了设计理念。然而,由于布局不佳等原因,空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了混合交通的现象。结合近年来城市规划建设实践,对城市道路交叉口下正常信息控制和道路安全问题的成因进行分类分析,提出相关单位和个人完善道路安全设施的原则、一般措施和方案措施。

  • 洪都高架工程重难点监理管控技术措施的研究
    作者:胡红波 林勝凯
    摘要:为了给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借鉴,作者深入分析了洪都高架工程的重难点,结合工程实际总结了一系列市政工程管线迁改、交通疏解、节段拼装等工程监理管控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采用上述一系列的技术管理措施后工程取得了较好效果,使得工程项目建设目标得到了保证,并讨论了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给类似工程管理者参考。

  • 北京市轨道交通封闭施工棚调研及总结
    作者:马玉龙 张兴宇 杨林 朱建甫
    摘要:2012年至今,北京市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并要求城市轨道交通的绿色安全施工,其中重点提出明挖基坑需封闭,棚内需实施立体化防尘,减少土石方开挖,钢筋焊接等不同阶段的扬尘噪声污染,并选择了14号线、6号线、19号线等多个站点进行试点作业。通过对北京市19号线积水潭站全封闭施工棚进行调研,考察其相关技术参数,对其达到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得出后续项目全封闭施工棚改进的相关建议。期望能提高全封闭施工棚生产效率和构件利用率,降低封闭施工成本,推广全封闭施工棚的使用。

  • 市政工程雨污分流管道施工技术研究
    作者:范廷光
    摘要:本文针对市政工程雨污分流管道的施工问题进行研究。采用文献总结法、案例借鉴法,以合肥地铁五号线六标项目雨污分流施工、改造为背景案例,介绍了雨、污分流总体施工方案,从测量放线、沟槽开挖、地基处理、管道安装、检查井施工、管道闭水试验、沟槽回填7道工序详细阐述其具体施工技术工艺,并对现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总结。

  • 现代建筑技术与古建筑文明的相互融合
    作者:何菊莲
    摘要:文章旨在探讨现代建筑技术与古建筑的有机融合,促进古建筑文明的永续传承,实现文化传统与现代生活的无缝对接。通过对现代建筑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与传承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为古建筑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 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短管内衬非开挖修复施工技术
    作者:任正师
    摘要:短管内衬法非开挖修复技术是市政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非开挖核心技术,主要被应用到城市主要管道改造工程中所涉及到的小管径修复施工。此项技术在应用后可以延长城市管网中小管径管道使用年限并可以避免维修管道时给道路带来的破坏,管道修复更新后防渗漏和防腐蚀性效果显著。本文结合北京市中心城区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的实际,介绍了短管内衬非开挖修复技术研究应用情况,为同类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 BIM技术在智能建造中的应用——以新建常熟市工人文化宫项目为例
    作者:李裘鹏 周瑜 殷腾
    摘要:随着工程越来越复杂化,精细化,对BIM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本文以新建常熟市工人文化宫这一大型综合单体为例,阐述该项目在设计阶段、施工管理阶段对BIM的实际应用,特别是BIM+AR技术在工程管理应用的实例,有效提升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为今后的项目工程管理提供参考与经验。

  • 建成多年的建筑物地下室底板涌水的原因分析
    作者:向志群,江毅
    摘要:地下水抗浮设防水位是很重要的设计参数,但要预测建筑物使用期间地下水可能发生的变化和最高水位有时相当困难,与许多的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有关。本文从某项目建成多年后出现由于地下水水位抬造成地下室底冒水,开裂等现象,出现这样的问题后应从哪方面分析地下室底板涌水的原因,便于积累类似处理问题经验。通过总结地下水对建筑物地下室底板的影响与原因分析,意在提醒技术人员在今后的勘察工作中对地下水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 浅谈绿色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
    作者:崔未明
    摘要:公路、桥梁等交通设施的建设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环境污染,比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这些都影响着人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近几年,可持续发展成为各个行业的发展主题,人们的环保意识也随之提升。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公路桥梁工程也开始引入绿色施工技术。本文通过对其基本内涵及特征的分析,阐述了其在城市桥梁、道路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对这项技术在控制水污染,光污染,噪声,灰尘污染,以及节省公路桥梁所需的建材等方面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探讨。

  • 房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
    作者:区伟聪
    摘要: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与进步。高支模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施工技术,以其灵活性、高效性和适应性在房建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通过模板的组合拼装,能够快速搭建出具有一定强度和稳定性的混凝土结构,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工程质量。然而,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施工安全性、材料选用等方面的考虑。因此,本文旨在深入分析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房建工程中的应用,探讨其优势和局限性,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 1... << 292293294295296297298299300301 >> 1800
    主办单位:《城市建设》杂志社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8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16
    《城市建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Top